中国航天日丨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
当“神舟”划破长空,“嫦娥”奔月揽胜,“祝融”踏火寻秘,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在浩瀚星空中绽放光芒。4月24日,我们迎来中国航天日,这个镌刻着中国航天奋斗印记的日子,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致敬,更是激励我们向着更深更远的宇宙迈进的号角。在高校校园里,这股航天热潮同样涌动,无数青年学子怀揣着航天梦,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。
从东方红到星辰大海的启航
2016年,国务院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“中国航天日”,这一日期的选定,源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成功发射。那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,伴随着《东方红》乐曲从太空传回地球,中国正式开启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。从“东方红一号”到如今的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、火星探测,中国航天人用六十余载的奋斗,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,在世界航天舞台上书写着属于中国的传奇。
回首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,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。2003年,“神舟五号”载人飞船成功发射,杨利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,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成现实;2007年,“嫦娥一号”成功奔月,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新篇章;2020年,“嫦娥五号”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,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;2021年,“天问一号”着陆火星,“祝融号”火星车开始巡视探测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这些重大成就,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实力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心与担当。
中国航天
未来可期:共绘航天新蓝图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中国航天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载人航天工程将持续推进,建设更加完善的空间站;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开展月球南极采样返回和月球科研站建设;行星探测工程也将不断拓展,对火星、小行星等开展更深入的探测。这些宏伟的规划,既是挑战,也是机遇,需要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其中。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子,我们应传承和弘扬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载人航天精神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培养创新能力,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中国航天日
浩瀚宇宙,广袤无垠,探索永无止境。在这个中国航天日,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,以梦为马,向着星辰大海奋勇前行,共同书写中国航天更加辉煌的篇章!
德育天地